2015年5月20日星期三

智能製冷優化助數據中心削營運開支


能源消耗普遍佔數據中心營運開支達5成,其中,三分之一耗能用於製冷之上,可想而知提升製冷效能,與達致節能及降低營運成本息息相關。隨著雲運算和虛擬化的普及,數據中心密度愈來愈高,製冷所需耗能亦相應上升。施耐德電氣亞太及日本區數據中心軟件(DCIM)及生命週期服務市場策略主管孫志榮表示,不少企業仍舊沿用傳統的大廈管理系統(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BMS),甚至僅以Excel規劃並管理其數據中心,根本追不上現今動態的數據中心環境。

「社交媒體使用率相當高,單Facebook用戶每日即分享約25億件內容、Twitter每秒發出5700條tweet……每發一條內容、每一次按『讚好』其實也在耗電,然而社交網絡內容數量難以估計,每每受突發事故或政治因素影響而暴升,如此動態的環境為數據中心帶來一定挑戰。」為節省耗能同時預防因系統過熱而停機,不少數據中心與服務供應商均採用了數據中心基建方案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DCIM),以完善地規劃數據中心部署。然而傳統的DCIM僅提供分析效能,執行方面仍須倚賴人手進行。

新一代DCIM優化製冷資源分配

「若社交網絡或雲運算服務使用量突然暴增,以致伺服器升溫,又或是數據中心技師不小心將工具包放置在通風地板之上,堵塞了通風管道,則會影響整個數據中心的風向流通和溫度佈置。傳統DCIM難以作出實時分析,找出突然產生『熱點』(Hotspot)的原因,而人手調節亦有困難。」

孫志榮強調,這便是「製冷優化」(Cooling Optimize)功能傲視同儕之處。有別傳統DCIM,StruxureWare for Data Centers新增自學式「製冷優化」附加模組,當中結合動態製冷管理系統廠商Vigilent的技術,利用閉環控制以及先進的監控與分析能力,裝備數據中心自動校正溫度和空氣流量,為管理人員提供更有效的控制及營運。透過配對製冷設備與熱點位置,能持續地根據環境條件變化而調整製冷。設備或IT負載改動均會引致數據中心溫度波動,「製冷優化」模組所作出的實時回應可穩定氣流,同時解決了製冷資源分配的複雜難題。

準確評估省電和ROI

施耐德電氣香港區業務發展經理黃文滔則補充,指透過ROI Analysis for Dynamic Cooling,透過分析數據中心的電費、IT設備的工作負載情況等重要資訊,並進行系統化的報告分析。憑藉其獨特的演算標準及程序,ROI Analysis for Dynamic Cooling能準確和迅速地,評估採用具有「製冷優化」功能的DCIM後,能節省多少用電,了解企業從中獲得的投資回報得益,從而讓數據中心管理人員全面得悉預計的回本期。這項服務針對不同行業的數據中心而設,規模由一般的伺服器房間至大型的數據中心,面積由500至100,000平方米不等。

企業及數據中心服務供應商,能迅速預覽相關的投資回報,有助消除減低用電成本上的猶豫,在面對挑戰如過度製冷及溫度控制等,導致關鍵系統故障或過高能耗成本時,能有更充足資料數據作分析,以便更快作出明智決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