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星期三

思科快速IT基建藍圖 奠定未來十年增長大計


思科是網絡科技的最大廠商。二十年來,行政總裁錢伯斯(John Chambers)領導下,思科不斷轉型而迅速增長。錢伯斯離任在即,預測思科將透過幫助企業建立「快速IT基建」(FAST IT),業務進入另一次騰飛。

錢伯斯指出,如果剛過去二十年,可被稱為信息時代;未來二十年,全球就是踏入數碼時代。創新步伐加快,必須靠實踐FAST IT迅速回應市場。目前,互聯網科技推動了「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更有效利用資源;類似Uber、AirBnB、Amazon、LiquidSpace等「共享型」企業,以數碼化改變各行各業生態。

四成大企業將遭淘汰

錢伯斯估計,十年以內約有四成現時的大企業,最終因無法向數碼經濟轉型而消失。

「如果90至2010年被稱為信息年代;2010至2030將代表數碼年代興起;一切難逃數碼化衝擊,必須受保安以至物聯網所帶來的考驗。而快速業務創新,又須靠Fast IT才能實現。」實現Fast IT,前題是大幅簡化IT基建的設計。因此,思科從網絡架構、數據中心、保安、協作、服務供應商各個層面;全面簡化IT基建,並且以InterCloud簡化混合雲部署;其中關鍵技術,包括了ACI(Application Centric Infrastructure),可自動化於不同基建之上,應用部署過程。思科正積極與多家服務供應商合作,以InterCloud Fabric技術,打破私有和公共雲的隔閡。

思科亦推出從端至端的保安架構,全面保障數碼化後的業務運作;收購了Sourcefire後,擁有最先進的開源入侵防禦系統Snort,可實時偵察通訊並深入分析網絡通訊協定;Snort已成為思科Talos安全情報及研究團隊一部分。

錢伯斯也預測,隨著「萬物互聯」(Internet of Everything,IoE)大勢;2020年之前互聯物件將突破五百億。他透露,思科已於三個不同範圍,與軟件開發商合作;從新一代開發平台、大數據分析,以及雲服務,助企業應付IoE挑戰。他預期,未來十年IoE為業界帶來的收益,不低於19兆美元。

大數據分析助零售

思科與方案供應商合作,其中包括松下集團(Panasonic)。2012年,津賀一宏接任總裁之後,松下已從消費電子大力向B2B轉型,推出多項與思科合作的垂直行業方案(Internet of Vertical Solutions),提昇交付貨物和服務的效率;方案遍及醫療以至教育,尤以零售業成效最為顯著。

松下零售 POS和流動POS方案;可連接「智能貨架」(PowerShelf),貨架除了隨時改變價格顯示,也可探測缺貨。據統計,零售業無法迅速補貨,每年損失達百分之四收入。智能貨架對有時效限期的貨品特別重要,因為可感應銷售速度,自動調整售價來清貨,減少過期帶來損失。

思科InterCloud可於應用於分散的大數據分析,店面可自行利用大數據,擁有自主權作出獨立決策。松下採用了思科與大數據解決方案;包括MapR、Hortonworks、Cloudera、Apache Hadoop Community混合部署,以InterCloud部署Hadoop解決方案,可從中央自動擴展至「在場」 (on-premise)部署,向分散的大數據分析,保持一致的政策、監控、保安設定。

智能城市藍圖

思科亦參與智慧城市設計,提出「智能互聯社區」(Smart+Connected Communities)設計參考架構,並與美國堪薩斯市共同開發生活實驗室,建立未來智慧城市的藍圖。堪薩斯市長Sly James甚至聘任了首席創新官Ashley Z Hand,推動以電子互動資訊站、流動應用、智能照明、映像監察等,多方面改善市內的民生、治安、交通。

而思科技術夥伴Sensity,透過改裝城市街燈成低耗能LED燈,為堪薩斯市街燈加上感應器監察。Sensity的LED街燈除了向感應器供電,傳回泊車位和交通實況,亦可監察保安、人流,甚至分析零售。Sensity結合思科的城市基建軟件,可隨時發佈市內交通、泊車、人流資訊,以供開發不同應用,透過多平台自動發放給市民。

思科又與多家商業應用開發公司合作,包括Apprenda、Active State、Docker等,讓雲服務開發環境,變成InterCloud的一部分。思科以ACI標準,公開設備API予開發人員;從數據中心以至設備,透過InterCloud可簡單實現監控、效能、保安功能。思科甚至利用了堪市的經驗,供其他智能城市參考,並透過DevNet的開發社區計劃,擴展支援InterCloud各項應用。

思科亦籌建InterCloud Marketplace,推廣新一代雲服務。InterCloud Marketplace為以夥伴為中心的網上商店,專為思科合作夥伴推廣基於InterCloud Fabric上的應用及雲服務,計劃2015年秋季開放。

InterCloud統一雲平台管理

思科InterCloud Fabric定義了網絡與網絡之間介面,思科數據中心及雲運算市務總監Fabio Gori說,InterCloud Fabric旨在解決雲基建的互通問題,應用隨時可在任何支援InterCloud雲平台上部署。Gori指出,雲運算發展尚處初期,各公共雲各擅勝長。「以微軟應用來說,可能傾向於採用Azure。AWS則有大量API開發極有創意的應用。思科雲則於處理串流有甚佳表現。」即使長遠而言,市場也不大可能「一雲獨大」,趨勢仍是混合雲為主流。

InterCloud Fabric概念除了部署,也是任何應用採用同一的介面,統一雲合雲服務的管理經驗。Gori說,Intercloud Fabric可於不同公共雲之間轉移,更重要是「收放自如」,隨時回收到私有雲。「某些應用可能私有雲比公共雲成本較低。」思科企業產品及方案高級副總裁Rob Soderbery舉例:「思科雲端Wi-Fi控制器Meraki衡量過成本,最後就是以InterCloud,迅速回收至私有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