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6日星期三

中信國際電訊推DataMall 革新全球漫遊數據交易


智能手機對日常生活愈來愈重要,應用範圍日廣。手機智能化後,數據用量急增,但數據漫遊收費高踞不下,結果。遊客出門前想盡辦法,降低數據費用;尋找Wi-Fi免費熱點,購買當地SIM卡,租用隨身Wi-Fi等。

中信國際電訊行政總裁林振輝博士說,不少人以手機社交功能分享狀態;手機所以變成「無所不能」,均全靠上網功能。大量OTT(Over the top)服務供應商,如WhatsApp和微信等,幾乎完全取代SMS和話音,更為手機加入種種新用途。但手機一旦離開互聯網,就幾乎馬上變了廢物。

結果外遊期間,如何確保手機上網聯繫,成為用戶共通難題。

林振輝曾是中國移動高層,負責談判全球數據收費。他指出,數據漫遊費用高踞不下,全因訂價和運作方式落伍。原來流動運營商的數據漫遊協議,均以業內稱為AA14以雙邊模式訂立。AA14為2G時代,GSMA為解決語言漫遊為核心協定;商業過程極其複雜;加上運營商之間利益不對稱,故難以降低費用。

數據漫遊訂價方式落後

全球進入3G時代後,數據漫遊更重要,運營商訂價卻原地踏步。AA14以互為代理方式,客戶交予異地運營商提供服務,原來運營商失去了主動權,有問題也愛莫能助。

因此,數據漫遊不時出現所謂「震撼賬單」(Bill Shock)。林振輝曾任電訊管理局委員處理電訊業投訴,「震撼賬單」有時數額驚人。「曾有澳洲遊客訪歐後,數據漫遊高達五十多萬港元。本港的訪英遊客數據漫遊賬單,更曾達八十二萬港元。」

為了避免震撼賬單,政府不斷以廣告提醒外遊人士,手機加入漫遊自動關閉數據功能,運營商於遊客抵埗後發SMS警告,各自以堵截方式,避免消費者誤墮漫遊陷阱。

「結果,七成遊客不敢使用數據漫遊;約三成公司限制公幹時使用數據。」林振輝說,目前國際電訊業生態,也難以直接降低數據漫遊成本;部分運營商藉此獲取高利潤;也不願談判。「結果是人所共知,消費者又渴望的服務,偏偏無人問津。」

林振輝說,中信國際電訊並非傳統電訊商,乃是以互聯網電訊服務作使命的電訊商,與全球七百多家運營商往來,服務全球三十億人口,負責連接全球不少IDD和國際短訊,又持有澳門電訊CTM和中信國際電訊CPC等。

多個行業影響深遠

林振輝說,傳統運營商以距離和時間來為服務訂價,但自從互聯網打破時間和空間隔閡;電訊業逐漸放棄以距離和時間計算的收費模式,中信國際電訊業務方計也順勢而行;針對數據漫遊交易的不合理現象,開發了「DataMall (自由行) 全球數據流量交易平台」,今年10月1日開始為全球數據漫遊提供嶄新交易模式。

DataMall為讓流動運營商出售流動數據的網上平台,出售予林林總總的合作夥伴,以不同方式包裝向消費者出售數據流量;DataMall買方再結合不同行業使用,鼓勵更多夥伴進入市場,徹底改變流動數據的營運方式。

據悉,小米及華為手機將率先支援DataMall平台;加入軟件虛擬SIM的新手機功能,外遊時可直接開啟本地化的數據漫遊。不同OTT亦可在應用加入數據漫遊,以捆綁用戶。金融機構則可以DataMall,供外遊用戶以數據漫遊,操作電子錢包和戶口。流動金融為了保安理由;不少均加入「一次性」密碼,或支付前以保安元件(Secure Element)加密數據確認,一旦沒數據服務,電子錢包無法運作;DataMall有利流動金融擴展至國外,預計多個行業均影響深遠。

數據服務四海通行

DataMall直接撮合運營商和消費者,不必經運營商之間多重商業安排;從「互為代理」變成直接交易。林振輝指,類似Uber和AirBnB成功,均全靠改變交易模式;成本更低而透明,收費清晰,出門前可安心即買即用。此後,外遊時不必另購SIM卡,也毋須改變號碼和轉駁,影響來電短訊接收,更不用再另攜設備。

運營商則可直接將本地數據服務提供更多用戶,或以合作夥伴手機或APP完成訂購、支付和使用數據流量。DataMall平台採開放合作模式,中信國際電訊則從交易分成獲收入;平台支援流動運營商、虛擬流動運營商、手機廠商、OTT、金融、旅遊業等,向用戶隨時提供本地化流量。運營商亦毋須在機場等設零售點兜售SIM卡,大大降低成本。

中信國際電訊技術總裁張悅賓表示,DataMall具備SDK和API,可加速產品上架;讓夥伴通過APP、特定品牌手機、網頁介面、運營商平台、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方式;結合手機APP與『雲端SIM卡』,轉換用戶身份,提供無漫遊收費的本地流量。

港澳台、新加坡等地流動運營商已率先加入DataMall;預計2015年底進一步擴展至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歐洲等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