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9日星期三

嶄新用戶主導BI 讓數據說故事

近年社交媒體盛行,數據量又呈爆炸性增長,如何及時從海量數據中萃取有價值的資訊,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Forrester 預期,亞太區各行業對數據挖掘(Data mining)需求急增,在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BI) 方面的投資,於未來一年將持續增長。

然而,傳統BI部署所需時間甚長,而且只能讓企業內少數用戶參與數據分析。QlikTech東南亞及北亞區副總裁Terry Smagh認為:「相比許多科學家或IT管理員,企業員工有一個更大的優勢 —— 他們最了解實際業務環境,以及探索數據的模式、例外情況和關聯性之含意,只要有適當的工具,任何員工都可以找出業務增長的機遇,甚至異常現象,化危為機。」

「現在大家都談論大數據、流動化、BYOD,但沒有仔細留意這些大趨勢背後,最需要是企業內各部門甚至個別員工的協作。」試想想,若各部門只看到自己責任範圍的數據,而不了解與其他部門或整體情況,定會產生不少矛盾和盲點,亦絕不利公司整體的生產力。「所以Qlikview將數據扢掘帶到數據科學家的專門領域之外,提供以用戶為主導(user-driven)的簡易平台,以可視化(visualized)、內存分析(In-memory Analytics)等功能,讓整個工作團隊中來自不同部門的用戶,均可迅速獲得所需的數據分析,並親自參與商業知識的創造。」

利用內存關聯分析作前瞻性分析

要讓公司每一個員工都可分享有用資訊,Qlikview在視覺化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不論是大量的數據,例如不同產品的存貨,甚至個別的銷售數字,用戶只須點擊一下即可獲得要求的分析結果。查詢結果均由顏色直接顯示,用戶毋須任何預設程式就能清晰知道哪些是有用或排除的數據。SmaghQlikview的「Green-White-Grey」三色介面,讓分析結果最快速清晰地呈現眼前,「綠色是用戶正在搜尋的主題,白色是所得的搜尋結果,灰色則是非搜索範圍之內,卻與主題相關的資訊。」

「而且用戶可動態地追溯資料,也許一頁的內容就回答了7成的問題,其他3成再點選連結去細究便可。」Smagh表示,傳統線性模式中一張報表往往只回答一個問題,老闆問第二個問題,就要重新作另一項報表分析,更可能須整理好幾張報表才能完整說明問題。

另外,Qlikview點擊式的內存關聯分析(in memory association) 可讓員工靈活地以探索相關資料,即使用戶未曾接受專業IT訓練,也可以根據相關結果提出問題,即時發掘新的關聯,進行各項分析。「企業不但可了解過往情況,更可作前瞻性分析,預測並即時回應市場動態。」

部署只需68星期

Smagh指,在海量數據時代,企業更需要的是迅速、準確和有整合性的分析能力。Qlikview的部署時間平均只需68星期,而且架構相對簡單,可以直接讀取OracleSQL數據庫,將資料直接轉罝至Qlikview內,再整理成用戶要求的報表樣式,大幅節省擷取、轉置及載入(ETL)的時間。

Qlikview早前更分別併購了數據管理軟件商eXpressor,以及專門研究視覺化技術的NcomVA,足見它重視用戶體驗。Smagh坦言:「除了為海量數據作好準備,我們更希望讓用戶樂於進行數據分析;做到讓數據自己說故事,分析資料不再是苦差。」

QlikCommunity提供強大支援

雖說Qlikview平台操作簡易,但員工沒有專業IT訓練或數據分析知識,遇上難題豈非難以應付﹖Smagh笑言,Qlikview的用戶有近3萬人,但在QlikCommunity的互動社交平台上,卻有約9萬個會員,當中有Qlikview用戶、合作夥伴等不同界別人士,與大家分享使用心得。另外,QlikMarket上有整整150個應用程式,供授權用戶免費下戴,當中不乏報表樣式、最佳實踐等資訊分享,用戶可按個別需要下戴,大大優化Qlikview功能和使用體驗。

Qlikview讓用戶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參與數據探索,提供最佳的社交和協作體驗。」根據客戶的回饋,企業採用Qlikview BI後,員工生產力平均提升逾三成,營運成本可節省達兩成,而投資回報(ROI)更近兩倍。


有見BYOD是大勢所趨,Qlikview亦提供個人完整版,在IOSAndroid等各大平台均可免費下載,讓用戶可配合自攜裝置使用。「我們為客戶提供的並非數字或分析結果,而是洞察能力,讓每個人都可從海量數據中找出價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