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軟件定義數據中心與超融合未來趨勢


軟件定義數據中心(SDDC)可謂繼雲運算技術後,另一最受IT業界關注的技術之一。Barid近日便發布一份有關軟件定義儲存,與超融合基礎設施市場的研究報告。

作為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例證,軟件定義儲存(SDS)與軟件定義網絡(SDN),具有眾多相似之處。Barid認為,SDS市場採用率的大範圍提高,將為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不是一場迅速的革命,但和Barid在SDN市場上的所見相比,對於終端用戶而言,儲存市場和超融合似乎更容易上手使用。

在儲存領域方面,VMware VSAN只是初起步,其往後還會推出適用於傳統基礎設施的VVOL,最終還會提供一個模塊,用於實現私人網雲和公共網雲之間的數據管理與遷移。Barid預料,VSAN的採用速度,將比VMware NSX更快。此外,Nutanix在超融合市場擁有約50%的佔有率,在考慮VMware的市場覆蓋範圍後,可見VSAN將是其最重要的競爭對手。Barid相信,這兩間公司都具有堅實的綜合性SDS策略,但在目前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傳統儲存,Nutanix提供的​​解決方案更勝一籌。

儲存將趨向超融合形式

據Barid的調查顯示,融合尤其是超融合解決方案正蓄勢待發。在Barid今年7月展開的CiscoIT渠道調查中,約有一半受訪者表示他們意識到融合式基礎設施(CI)不斷增長的吸引力。受訪者對CI的關注,普遍聚焦於FlexPod、VSPEX和VCE Vblock。在超融合方面,Barid最常聽到他們說的就是Nutanix。在2014年第一季度開展的IT渠道調查發現,上半年預計約有14%企業將購買CI,而及至2015年,CI的採用率大約會增至26%。

CI代表了IT市場眾多轉型變革之一。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期,2013至2018年期間,全球IT開銷的複合年增長率將為5%。據IDC提供的模型可知,2013年的基礎設施收益,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2%;預計2014年將增長63%。IDC將基礎設施視為增長更快的CI類別,其在2012至2017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43%。IDC又預期,截至2017年,基礎設施銷售額大約將佔CI總收益的78%(約
110億美元);而服務器和儲存總目標市場(TAM)的收益,將達800億美元。多家儲存OEM的行政管理人員透露,他們預計大部分儲存最終將以融合式基礎設施的形式進入市場。

IT公司相繼參與超融合市場

IDC對CI和超融合設備(也稱為Web 級融合式基礎設施)進行了區分。作為一種整體解決方案,超融合允許運算層和數據層,共存於同一節點上。由此使得工作負載限定在儲存節點上,繼而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將數據傳輸至運算層的工作量。

軟件利用每個節點的內部儲存,創建一個集群內所有虛擬機(VM)均可訪問的共享儲存池。此功能使得VM遷移,能恍如在傳統的虛擬化環境下一樣繼續進行。

供應商通常採用x86服務器和分佈式(橫向擴展)文件系統,或對象儲存方法,使得這些解決方案極具成本效益和高度的擴展性。

超融合市場的參與者包括Nutanix、SimpliVity、EMCScaleIO、VMwareVSAN、ScaleComputing及Pivot3。此外,預計HP、Dell、日立數據系統也將參與其中,例如Dell不久前剛與Nutanix簽署了一份OEM協議。思科則將繼續涉足儲存市場,而Whip Tail Invicta只是一個開始。Barid估計,超融合市場當前的商業收益尚低於5億美元,其中不包括Amazon等企業擁有的內部解決方案。但預計
超融合的高增長率將持續好幾年;同時,Barid又發現TAM的總收益,逐步由幾十億美元,增長至幾百億美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