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9日星期四

港鐵資訊科技發展成熟足為借鏡

香港能於國際間立足,所依仗的包括工商貿易、金融體制等各個層面的發展及成就,當中不少更被冠以「世界級」稱號。此等形容部分或存有主觀爭論,但若要從中選出最為人所認同的項目,香港的鐵路系統(現稱「港鐵」) 必然赫赫有名。

隨著香港的急促發展,香港的鐵路系統亦維持著不斷拓展的步履。自一九七五年成立以來,經歷私有化、上市、地鐵和九鐵合併等不同階段,現時港鐵每日的載客量超過三百七十萬人次,亦擴展至住宅及商業項目、物業租賃、廣告、電訊服務,及國際顧問服務等不同業務。一如所有的企業,港鐵背後亦存著緊密的資訊科技系統。

港鐵資訊科技總監賴錫璋說,雖然他的直屬資訊科技部門只有一百二十餘名全職員工,但已足夠為港鐵旗下包括鐵路運作、商業項目、海外發展等所有業務,以及超過一萬三千多名員工、過萬個不同應用,及約八千台電腦提供相關支援。他強調資訊科技並不僅是一個支撐性部門,而是企業運作、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賴錫璋表示,踏入數碼化年代,許多傳統的執行疑難,或設置上的繁複,均已出現對應的解決方案,因此解決問題並非其主要工作,資訊科技總監的角色應該為採用合適的科技應用及配置,「優化業務及協助開發」。他以港鐵的實際情況作例子,如近年興起的雲運算,其實早年已應用於港鐵的住宅及商業項目方面的物業管理上;而於分秒必爭的鐵路系統背後,其列車及路軌檢查及維修安排,亦早已交由人功智能處理。港鐵亦特別為其建築混礙土的物流、質素檢驗編寫了一套RFID系統,此方案更於國際間取得不少獎項。港鐵更積極推動Web 2.0發展,其「MTR Club」迄今錄得過百萬名會員,通過積分獎勵制度,提升互動及顧客忠誠度。

對本地IT界有信心

談及近年本港的資訊科技發展,賴錫璋指雖然此層面的發展不斷加速,並取得足以自豪的成果,社會上的相關知識水平亦不斷上升,但新一代對加入資訊科技行業的興趣較缺亦毋庸置疑。他同意當年的「.com」科技熱潮爆破令不少人對資訊科技存有戒心,但當年的投資炒賣令本身為創新科技的「.com」變了質,而且「.com」亦不能代表資訊科技。單從現時日常生活中資訊科技所佔的比重,便已顯得此行業仍大有可為。此外,現時港鐵於北京、深圳、瀋陽、墨爾本、瑞典等地的地下鐵路系統,均有不同程度的投入及支援,亦是香港資訊科技成就的反映之一。

賴錫璋將於十一月二十三日(星期一)晚上六時十五分至七時四十五分,出席假九龍紅磡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由香港通訊業聯會舉辦之「商業應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系列研討會」,分享港鐵的成功經驗,並為有志投身ICT行業人士,介紹入行的竅門,同時探討如何創造商機,有興趣的讀者可到以下網站登記:http://www.cahk.hk/



2009年11月12日星期四

Palo Alto次世代防火牆杜絕網絡威脅

傳統防火牆功能比較單一,一般只提供網絡連線進出控制及虛擬私人網絡連接等功能。其他功能服務如入伺偵測及防禦〈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IDP〉、防濫發電郵或防病毒關關閘〈Anti-Virus Gateway〉等,即須另外架設或整合一台甚至多台專門設備,大大拖慢了網絡效率。

Palo Alto Networks全球營銷副主席Larry Link指出,有別於傳統防火牆,次世代防火牆具備深層封包偵測〈deep packet inspection〉功能,可針對應用程式名稱〈App-ID〉、內容名稱〈Content-ID〉和用戶名稱〈User-ID〉三個途徑進行過濾,將各種應用程式與個別用戶連繫起來,以便企業按個人權限制定使用政策,按用戶名稱而非IP位址來管理或規範用戶的使用行為。

傳統防火牆普遍採用逐一配對的方法,計算量龐大。因針對IP封包進行配對檢查,故此安全性愈高,如同時偵測病毒、濫發電郵、網絡釣魚等威脅,須檢查的封包配對次數便愈多,效率自然相應降低。這正正是當前整合威脅管理系統〈UTM〉雖集多功能於一身,但往往因啟動太多功能而導致效能表現下降的原因。」Palo Alto Networks主席兼行政總裁Lane M. Bess續指,Palo Alto的產品重寫了防火牆的定義,無論設定的保安政策多複雜,亦只須進行一次性的配對檢測,有效避免網絡負荷過重,在沒有延誤的狀態下進行在線網絡威脅掃描,同時為用戶提供應用程式透視度報告〈application visibility report〉及管控〈application visibility control〉。

應用層防火牆彈性處理封包

一般狀況下,每種線上交談系統都有其各自使用的協定和使用埠。傳統防火牆往往只藉封埠〈port blocking〉或阻截互聯網協定(IP)位址來阻止內部人員使用個別應用程式,要以此方法封鎖所有不允許程式的埠也許會出現困難,並且可能影響到其他服務的正常運作。況且即使成功封鎖這些埠,亦難以保證能百分百杜絕用戶使用那些不被允許的程式。原因之一是網雲服務愈趨普及,尤其是社交網絡程式如FacebookTwitter等均經由互聯網執行,加上即時通訊程式如MSNYahoo Messanger等均有透過HTTP Proxy運作的設定,除非限制所有相關的Proxy通訊,否則根本無法真正阻截;然而若一刀切地封鎖Port 80Port 443,則猶如切斷機構與外界的連接,連搜尋引擎也無法使用,牽連甚鉅。

企業阻截的,一般為即時通訊、社交網絡程式,或耗用頻寬較多的P2P連線或網絡視訊串流等,然而以條件篩檢程式的傳統防火牆,根本無法區分合法存取和惡意行為。針對這些問題,企業可採用次世代的應用層防火牆〈Application Layer Firewall〉。應用層防火牆於OSI Model中的第七層運作,因此可針對各種應用程式封包進行過濾,重組網絡封包並檢視應用程式的內容,好應付愈趨普及的Web 2.0

Palo Alto的防火牆為例,可識別及管控逾九百個應用程式,即使經SSL加密處理的封包,亦可由防火牆充當中間人角色,解碼、檢視並重組加密處理封包,確保企業網絡安全。當然,就敏感個人資料,如銀行財務交易或個人健康資訊等,企業可設定相應保安政策,透過防火牆識別應用程式名稱、內容名稱和用戶名稱的智能技術,決定是否需要檢測、阻截或允許封包自動通過。

員工及部門眾多的大機構,對這種可按個別用戶權限制定應用程式使用規範的次世代防火牆自然趨之若鶩,但對百人以下的中小企或分支機構而言,入門級的PA 500亦可大幅減省網管人員的工作量。

防火牆走向具智慧功能的次世代乃大勢所趨,然而Bess認為,假若三年後Palo Alto僅成為防火牆領袖廠商,那就很失敗了,因為他深信次世代防火牆不僅是一台防火牆,更要發展成為一個簡易管理的整合式保安基建。難怪IT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Palo Alto定位為次世代防火牆廠商,卻強調UTM未能符合次世代防火牆的標準。


Infor主張中國乘勢調整生產及市場策略

面對全球經濟衰退,各國均難免受波及。影響亦延伸至企業預算,於研發方面作下調的情況尤其明顯。但據資訊科技顧問機構Gartner調查顯示,逾七成的中國內地中型企業的硬件預算與經濟衰退前持平,甚至有所提升。

商業應用供應商Infor亞太地區總裁陳源翰表示,金融、貨運等行業所受影響無疑頗巨,但部分中國企業未有隨經濟下滑,而減少在資訊科技基建上的投資,是因為他們具有龐大內銷市場作支援,所受影響較全球整體為輕,而此情況亦從Infor於國內的業務反映出來。他指出,國內企業近年的迅速發展乃有目共睹的事實,當中,中國於本年度的總汽車生產數量更有望超越美國。而Infor亦為其客戶引入了多個沿用國外企業的大型方案,除了各行業的專用配置外,亦包括基建、流程、資產管理等不同方面應用。

雖然國內企業所受的衝擊較其他國家更為有限,但陳源翰認為他們亦應借此時期調節過往較忽略的生產和市場策略,並進行系統優化、綠化等。他強調除了硬件配置的能力外,商業應用包括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售後服務等軟件解決方案同樣重要,亦會是國內企業提升整體水平的關鍵之一。

綠化方面,他形容此除了環境保護的因素外,亦是減省支出、提升效益的方法,當中以節能減排的效果最為顯著,而國內企業亦已日益重視此課題。


香港國際電腦會議 探討創新資訊科技競爭力

於剛舉行的第三十二屆香港國際電腦會議上,多名講者均對香港的資訊科技發展表示肯定,亦就將來發展提出了意見。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於揭幕典禮上指出,施政報告內將創新科技列為本港六項具有優勢的產業之一,並將著重進行研究發展,亦眼見創新及科技基金內多項資訊科技項目均取得一定成果,足以證明香港在這方面的發展路向正確。她強調,資訊科技已經對全球的商業活動造成顯著改變,相信資訊科技在本港經濟復甦期,將會產生關鍵的作用。

香港電腦學會會長李惠光則形容,資訊科技不會在一夜間出現變革,須經歷不斷的演變。面對資訊科技逐漸成為香港競爭力的核心,企業能否以創新方法運用科技,將會是左右香港經濟長遠發展的元素之一。此外,技術創新將使香港與中國內地的企業及經濟締結更緊密聯繫,既促進兩地效率,亦為企業及客戶製造商業效益。

由香港電腦學會主辦的香港國際電腦會議,為香港以至亞太區內的資料科技人員及企業,提供一年一度進行廣泛交流的機會。本年會議主題為「資訊創新經濟增值」, 針對創新資訊科技的應用如何協助本地及區內經濟轉型、創優增值,並探討區域研發協作、電子罪案、詐騙及保安,以及資訊科技界的企業精神等相關題目。

咪記成屋接線生

華爾街日報傳聞HPReorg,又話IGPPSG合併,謠言滿天飛,信不信由您。但唔知點解,最近HP交貨慢,「迪史」話原來供應鍵系統要「升呢」,減少存貨,叫大家有啲耐性。

HP幾多變動,聽講發哥又返去做前銷售,不過依然做留任策略聯盟,一身兼數職,能者多勞。Eva Hui辭咗職,佢係Kevin愛將,以前同Zoe大姊同添,不過聽講佢係返屋企專心湊仔,走得好開心。

Mark哥想向股東交待,想响石頭鑽出血。節省成本唔係唔好,但變動頻密有時真係唔適應。

上星期打電話去「咪記」,點解電話長響無人聽?唔通又Reorg?老友回電,話一朝返工,檯頭電話不翼而飛,原來全公司轉用「軟電話」,電腦做埋電話,大家初期適應有問題,唔識點接電話,好彩仲有來電顯示。

咪記幾年前推出OCS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不過真正採納嘅公司唔算多,今次身體力行,自己全部用哂UC,可謂真係食番自己啲狗糧,下次換PBX前可以到咪記參考吓。但係載住耳筒講電話,始終好似接線生咁,傾起嚟論盡到死,收音有時仲有問題,下次都係決定打手機算嘞。

藍衣又大地震,經濟未復蘇,又一證明。

Juniper以「3S」為發展願景

上月底,Juniper於美國紐約証券交易所舉行的發布會上,除宣布了一系列發展計畫外,亦發表了其新標誌及發展願景,以「Simplify, Share & Secure」來形容現今網絡發展的路向。

Juniper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譚國雄則以「CONNECTED CULTURE」形容未來十年的網絡形態。他表示,現時的科技無可避免地集中於和網絡相關的發展,諸如手提電話、筆記簿型電腦等產品,以至即時通訊(IM)、部落格的設計等,均從網絡連接角度出發;以至於媒體、商業機構等亦紛紛延伸至網絡平台上。不斷提升的應用及需求,將直接轉化成對網絡服務的要求,亦將會是Juniper等網絡設備供應商的發展所在。

譚國雄以本地實際例子指出,現時手機網絡供應商及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所進行的服務競賽,往往以提升速度、穩定性或支援能力等作號召,所靠的便是更換所採用的網絡設備,顯示出以太網交換器、服務網閘產品等設備的重要性。而Juniper是次的公布內容,亦包括了推出全新JUNOS Trio矽晶片、JUNOS One處理器、網絡應用平台JUNOS Space,和集成網絡用戶端JUNOS Pulse等,進一步提升網絡系統的能力。此外,Juniper亦推出了建基於JUNOS軟件平台,和Juniper系統的雲端網絡及保安解決方案,以配合近年盛行的雲運算服務發展。

擴展與 IBMOEM合作

另一方面,Juniper亦宣布拓展和IBM 之間的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協議,把Juniper SRX系列服務網關產品加入合作項目之中。

現時,IBM的數據中心網絡產品系列中,已包括六款採用JUNOSJE系列以太網交換機,及M系列以太網路由器。IBM系統儲存副總裁 Barry Rudolph表示,IBMJuniper的合作,著眼於發展動態基礎架構網絡,以協助客戶應付現時數據的爆炸性成長,以及服務、速度、保安等需求的增加,同時致力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和管理風險。

在擴大OEM協議後, IBM預計將於二O一O年首兩季推出包含SRX系列服務網關的產品。有關IBMJuniper的合作詳情,可瀏覽以下網址:https://simplifymydatacenter.com/ibm

思科推動智能環保

提及思科的環保貢獻,一般最先聯想到網真服務TelePresence,但原來除了回收計畫,思科近年更積極開拓針對樓宇管理系統〈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BMS〉的綠化可能性,藉其Network Building Mediator助企業大幅節能。

截至本年十月,思科的TelePresence合共減省多達十七萬五千六百一十四公噸的碳排放量,約相等於三萬五千輛行駛中的汽車。單就剛過去為期四日的思科全球營業員年度會議,今年因健康安全問題,改以TelePresenceWebEx網路研討會形式進行,除為公司省下大筆旅費,減省各地員工乘飛機的碳排放量,亦可免卻員工在時差影響下精神不足之苦。網真服務無疑能為環保作出不少貢獻,不過思科總是看前一步,瞄準耗能最嚴重的樓宇系統,並研發推出Network Building Mediator

思科的IP電話系統發展成熟,在全球及本港均廣獲企業採用,但原來IP電話系統除用於通訊,亦可成為企業節能計畫的一部分。思科系統方案架構工程師Raymond Poon形容,思科Network Building Mediator猶如一個黑箱,透過XML這個開放式平台,為樓宇管理系統與IP系統搭建溝通管道。

整合樓宇管理系統上的各式應用,如燈光調節、空氣調節、通風系統與運行IP的電話系統,讓樓宇工程師可於網絡為基的介面上統一管理這些系統。舉例說,思科的本地辦公室的中央政策,預設了工作日晚上七時後便關閉電源,但透過其智能配置,即可彈性設定個別重要電話,如前台或秘書的電話持繼運作;而預先登記須加班的員工,亦可繼續使用電腦、IP電話、電燈等設備,為公司節省大量電力成本。」

NetAppMediator大幅削減耗能

O七年起,NetApp採用了思科Network Building Mediator來整合其樓宇系統資訊,包括由多家廠商供應的燈光、暖氣、通風系統、空氣調節、室溫感應系統,及機架式配電裝置〈Power Distribution Unit〉。樓宇工程師及設備管理人員可透過以網絡為基的介面,針對上述各系統進行操控, Network Building Mediator更可自動針對所收集的數據作出回應,比方說,日光充足時可調低燈光亮度、因應室溫感應結果調節冷氣及通風,甚至按需開關機架式配電裝置等。

此外,思科Network Building Mediator的開放性,容許用戶在其平台上開發所需應用程式,於是NetApp便將Network Building Mediator整合PG&EDemand Response Automation Server,務求令樓宇管理系統自動化。NetApp總部共十幢大樓,總面積共約一百二十萬平方尺,平均每年耗用五千四百萬度電,高峰期需7.6兆瓦。此計畫推行後,每當執行需求回應,系統便會向相關人員發送電郵通知,然後按照預計的政策進行調節。於二十分鐘內,Network Building Mediator即降低了五成燈光,並將室溫提高四度,為總部節省多達1.1兆瓦,且整個過程完全自動化,毋須人手操作管理。於十八個月間,思科Network Building Mediator成功助NetApp削減耗用一千八百萬度電,估計節省約二百萬美元的耗能成本。

雖然思科Network Building Mediator尚未在港推出,但Poon形容技術已發展成熟,其潛力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