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2日星期四

華為瞄准LTE市場

隨著智能電話的普及,加上電訊商所提供的數據月費計畫價錢愈見大眾化,手機用戶對數據傳輸的需求大增,不單令3G成為主流,多年來只聞樓梯響的4G亦漸見眉目。

早些時候,LTE(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與WiMAX以及超行動寬頻(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技術,經常被合稱為4G。雖然WiMAX在美國山區以及偏遠地區的部署頗為成功,然而在香港這種通訊技術發展成熟且高度密集的城市,則可用性稍遜。反之,較遲發展的LTE近年卻取得大躍進,除了五家電訊商均表明計畫未來以LTE技術發展 4G網絡,LTE在技術性層面上,於本港的網絡環境亦佔有絕對優勢。

首先,WiMAX採用IEEE技術標準,雖獲Intel及思科支持,但IntelWiMax 計畫辦公室(WPO)早前進行改組,令其撤出WiMax之說甚囂塵上。再者,WiMax技術上與現有的GSMCDMA有別,向下兼容有一定困難;反之LTE使用3GPP技術標準,向下兼容問題不大,只須在固有的3G系統基建上增加器材即可。本地電訊商在舖設3G網絡上投資了龐大資金,近年因數據傳輸需求激增才曙光初現,豈會如此輕易放棄網絡轉投重新舖設的WiMax

LTE發展於大中華區佔優

WiMaxLTE之爭,華為技術無線營銷工程部副總裁Lars Bondelind表示,華為兩類產品也有開發提供。「據我們了解,WiMax的需求仍在上升,不過主要集中在遊牧使用(Nomadic use),高度密集和建有大量高樓大廈的城市如香港則不如LTE。在中國,由於政府積極推動LTE,故LTE前景大好;而在香港,則以商業理由為推動力。LTE因兼容力較佳,故相信較受香港電訊商歡迎。雖然現階段電訊商基於投資回報考,仍以提供3G服務為主,未必急於落實LTE,但相信未來五年間,LTE勢必會如GSM3G等成為主流。」

Bondelind續指,隨著智能流動裝置如iPhone等的普及,加上香港的劃一數據傳輸月費低廉,令數據傳輸量大增,長遠而言,網絡疲於應付,營運商必須增加頻寬,同時限制用戶使用量。

「屆時,很可能每月下載GB的用戶月費依舊,但每月下載量達40 GB的則須繳付六百元的月費。相信部分用戶須承擔較高昂的月費,但這僅限於少部分高用量的用戶。在這個循環之下,高頻譜效能便顯得相當重要,而LTE便正好能助營運商提升頻譜效率。相對現有的GSM,新一代網絡可提供雙倍的傳輸效能。」

上海世博與磁浮列車牛刀小試

事實上,華為早就瞄準LTE市場,更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示其TD-LTE技術,分別為大會提供TD-LTE網絡部署、系列業務演示,以及相應的技術服務。華為於上海世博會的部署,乃LTE-FDDTDD融合解決方案,基於統一平台的EPC核心網亦已經在全球開始規模部署。華為又為該演示網提供了包括LTE無線接入網、EPC核心網、終端、芯片等端到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以承載高清視頻直播、高清視頻監控、高速移動互聯網、移動信息發布等流動寬頻業務,為世博會提供29Mbps的下行帶寬,較現時的3G網絡快十倍。

此外,華為又於上海磁懸浮列車線沿線成功部署LTE網絡。該條磁懸浮列車線路連接上海浦東中心和浦東國際機場,總長約30.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火車線路,最高時速可達四百三十一公里。而華為在該磁懸浮列車線沿線部署了共八個BBS 3900基站,覆蓋合共約二十公里,成功為乘客提供50Mbps的下行帶寬,同時基站切換率高達99.5%

新上海研發中心落成

為顯示其發展新一代網絡的決心,華為更投資高達三億四千萬美元,於上海打造全新的無線研發中心,將本來散佈於上海各地的研發人員集中起來,並提供更先進的設施作無線系統設計、業界標準、軟硬件等研發之用。新中心可容納八千名員工,其中九成為研發及發開人員。

華為技術公司品牌部總監顏光前表示,華為預期全球網絡傳輸將於未來十年內增長七十五倍,而流動寬頻的傳輸增長亦預計高於二千倍,因此新一代網絡的發展,必須在固有網絡、頻譜輸送量和市場商機之間取得平衡。尤其中國市場僅佔華為總盈利的33%,其餘盈收均來自國外市場,因此相當著重與外國電訊商和營運商的合作和夥伴關係,在研發時亦會考慮到與歐洲等市場的技術兼容問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