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7日星期三

中德攜手發掘IoT潛力 SAP開發平台助中國產業升級


2025年,中國提出了為期十年「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畫,以發展為製造強國作為目標,其中第一項口號是創新驅動。中國的綱領,多少是借鑑了德國所提出了的工業4.0高科技戰略計畫,或有人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透過數據進行智能化管理,重新定義工業的生產模式。

儘管說,中國製造2025和工業4.0並非完全類同;兩國工業化自動水平,亦有一段距離。德國「工業4.0」,核心技術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從生產的各環節,從供應、製造、銷售、物流所產生的機器數據,通過快速分析,達到更有效率、低成本、更定制化的產品供應。

工業4.0在中國引起迴響,中國工業也面臨產業升級的挑戰,中國也是最早提出利用的IoT國家。德國是工業自動化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全球不少工業用嵌入式電腦均源於德國,蒐集大量生產數據,以IoT改良工業更有先天優勢。2014年,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德,發表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宣佈兩國合作推動工業4.0。中國電器廠商美的,甚至意圖收購德國機器人Kuka,投入研發生產機器人。

全球不少製造業,特別汽車廠,採用SAP的 ERP。SAP針對不同行業的商業系統;包括了能源、醫療、物流,廣泛獲企業採用,擁有不少中國大型客戶。IoT可解決中國城市化和能源的問題,從互聯汽車、智能城市、醫療,採集回的數據,可衍生嶄新的產品、服務、商業模式。

SAP力攻IoT平台產品

IoT可能是SAP下一個最大的商機,為此SAP建立了獨立運作的物聯網部門,SAP數字資產與物聯網執行副總裁芮譚雅(Tanja Rueckert)說,工業4.0解決方案;包括了創新供應鍵管理,運輸管理、生產模式等。

芮譚雅說,SAP認為IoT對於企業轉型有重要影響,尤其供應鍵更舉足輕重。供應鍵管理可說是IoT的基礎,譬如說是物品的追溯性、智能城市、智能網絡,都要靠供應鍵。創立IoT部門後,SAP曾跟不少客戶聯合創新,並與相關諮詢公司、意見領袖,討論不同應用場景。

SAP的IoT業務,並不集中於行業解決方案,乃集中於共用的解決平台(Horizontal Solutions),包含不同層次。首先建立平台;譬如數據傳感器,SAP開發專門用於IoT的串流數據分析引擎(Streaming Analytics),幫助客戶分析不間斷的傳感器數據。接收數據後,SAP打造大數據分析平台,採用了Cloud Foundry和OpenStack等開源技術,又提供了傳感器連接的管理技術。

「上述平台之上,SAP提供可重複使用的API,開放給客戶、開發人員和技術夥伴。SAP建立應用模型,幫助客戶快速開發特定應用;例如預測性維修,以確保持續運作,或以IoT提昇機器的運作效率,又可將不同IoT設備聯繫起來,優化使用率。SAP也曾跟德國電訊(Deutsche Telekom)合作,德國漢堡港口管理局就用了德國電訊屬下T-Systems的互聯物流和汽車方案,優化漢堡港口運作效率。SAP也跟華為合作,部署多項IoT優化生產。

IoT價值在於整體

芮譚雅說, SAP本身也開發智能農業(Smart Agriculture),透過農業設備和服務供應商的數據;整合天氣、土壤、Geofencing、流動設備產生數據,實現可持續農業和精確農作(Precision Farming),應用至歐洲農業生產。

她說,但SAP不是提供定制服務的公司,不會有太多針對行業,類似智能農業的方案。SAP具備十多項IoT平台解決方案,供不同行業或技術夥伴,開發針對不同場景方案;但行業之間邊界也正在模糊,標準解決方案可不少共通性,例如針對車輛追蹤,可用於轎車隊,也可以應用倉庫內移動叉車。

「IoT價值並非在於單獨的解決方案,而是一條完整價值鍵,各種公司和各種行業都可聯繫起來,價值隨規模可以幾何級增長。而SAP的優勢,在於商業流程上有甚多的最佳實踐,加上實時HANA的內存數據庫,機器學習和數據可視化技術,結合起來可更快將數據變成新商業流程,產生新服務和產品。」

例如工業4.0開發,客戶一下訂單,就能夠傳輸到裝配線上,再指揮裝配線上機器和機械人,作出適當調整,生產品高度定制化產品。美國電單車Harley-Davidson就是利用了SAP的IoT技術改良生產線,向客戶交付完全個人化的哈利電單車。

芮譚雅認為,完美的工業生產,應包括可生產高度客制化產品;生產過程盡可能自動化,機器產生的數據可互相協調,再由軟件自動生產不同產的品,人只關注生產上所出的意外或瑕疵,而不作過多干預,機器升級或維護,皆應通過IoT軟件執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