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Google終落實不會在港建數據中心,但無礙本港數據中心發展,單將軍澳便有不少數據中心快將落成或投入服務。這些新建的數據中心,大都標榜達T3+甚至T4水平,論基建設備,無疑較舊有數據中心略勝一籌,然而雲運算和海量數據為IT業界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新舊數據中心正面臨哪些技術和管理上的挑戰?
踏入雲運算時代,數據中心內所有IT負載,亦變得更整合及虛擬化,在刀鋒伺服器及虛擬機器愈益普及的大趨勢,無可避免令數據中心變成高密度負載的環境。製冷系統從管理數據中心內的高密度負載環境下,被視為最耗電的一環。就此,施耐德電氣信息技術事業部副總裁趙啟文預期,數據中心基建管理軟件(DCIM),以及模組化和具延展性的供電及製冷方案,將是推動數據中心發展的重要演進。
「這些演進主要促進數據中心提供最大的可靠性、彈性、能源效益,及容易管理等多個目標。透過DCIM以中央化方式管理整合的子系統,讓數據中心能夠簡易管理。與此同時,使用模組化及延展性的方法部署供電及製冷方案,可幫助減少方案的設計及安裝時間,同時亦改善可用性。」
支援虛擬化環境
此外,隨著雲運算及虛擬化的環境成為數據中心的主流,DCIM亦必須能夠提供支援虛擬化的功能,與時並進配合數據中心發展。舉例說,StruxureWare for Data Center Operations,整合了VMWare VSphere及微軟的 Virtual Machine Management,是DCIM如何管理虛擬化IT環境的好例子。當關鍵的供電及製冷發生故障因而將為數據中心帶來影響,StruxureWare for Data Center Operations即能有效地通知虛擬管理系統,使虛擬管理系統更實時、精準和有效地把虛擬機器轉移到安全的系統,維持無中斷的運作及可用性。
自然送風製冷節能裝置
在數據中心高密度負載的環境下,製冷乃無間運作的一大關鍵。利用封閉系統(Containment systems)及採用自然送風製冷的節能裝置(Economizers),是增加效率的最佳方法。封閉系統可以讓製冷更具效益,亦容許機房空調(CRAC)透過通風地磚作為冷通道,以及將供應送氣和回流送氣的路徑,分別作為處理冷熱通道,並配合門簾和硬物料,把冷熱氣流密封起來,實施更有效率的運作。另外,採用自然空氣製冷的節能裝置(Economizers),亦能透過利用戶外空氣為數據中心降溫,幫助減低製冷成本。
此外,採用緊貼熱源製冷(close-coupled cooling)的方式,如行級製冷及機櫃式製冷,是一項嶄新及具革新性的製冷方式,透過將製冷設備放置到最接近 IT 負載的位置進行製冷,以達到更快、更容易及更具彈性的部署,同時亦減低能源成本支出。相比傳統至機房式製冷(room-based cooling),把製冷的設備放置數據中心四周,熱源製冷的路徑更短,帶來更有效率的製冷設備運作,減低能源支出。
預製模組化電源和散熱架構
「土地嚴重供應不足以及能源成本高企,為亞洲地區如香港的雲端數據中心服務商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我們看到數據中心毋須倚靠外在架構,便能有日益增長的能源、冷卻及資訊科技架構;因為這些組件將在環境及結構上獨立。」趙啟文續指,預製模組化電源和散熱架構、自然製冷地點,以及通過DCIM而達致高度自動化的數據中心,將廣為數據中心供應商所採納。
一般針對數據中心的電源及冷卻部署的傳統設計及建造方式,均會牽涉不同的供應商,而他們的進程及設計流程,往往既複雜且長。然而,預製模組化電源和散熱架構,將規劃及實施週期的重心,從現場施工轉變為現場整合預製組件,從而能更加準確地預測其性能,並提高部署速度,大大提高其靈活性及可擴展性。至於自然製冷選址氣候清涼及相對濕度較低的地點,是一個很好的另類選擇;通過利用室外空氣來冷卻數據中心,不但能節約能源成本,且同時能提高生產效率和減少碳排放量。而透過使用現時大部分數據中心空調系統均已內置之節能模式,亦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趙氏補充,DCIM除可提供集中的控制及監控管理、數據整合、資產管理、容量及變更管理,以及數據中心內的能源管理,還可以於整個數據中心的生命週期中,協助收集和管理與中心的資產、資源運用,和運行狀況相關的數據,並於適當的時間傳遞正確的信息予合適的用戶,讓IT團隊能優化數據中心的性能和達致IT、業務及服務導向的目標。
踏入雲運算時代,數據中心內所有IT負載,亦變得更整合及虛擬化,在刀鋒伺服器及虛擬機器愈益普及的大趨勢,無可避免令數據中心變成高密度負載的環境。製冷系統從管理數據中心內的高密度負載環境下,被視為最耗電的一環。就此,施耐德電氣信息技術事業部副總裁趙啟文預期,數據中心基建管理軟件(DCIM),以及模組化和具延展性的供電及製冷方案,將是推動數據中心發展的重要演進。
「這些演進主要促進數據中心提供最大的可靠性、彈性、能源效益,及容易管理等多個目標。透過DCIM以中央化方式管理整合的子系統,讓數據中心能夠簡易管理。與此同時,使用模組化及延展性的方法部署供電及製冷方案,可幫助減少方案的設計及安裝時間,同時亦改善可用性。」
支援虛擬化環境
此外,隨著雲運算及虛擬化的環境成為數據中心的主流,DCIM亦必須能夠提供支援虛擬化的功能,與時並進配合數據中心發展。舉例說,StruxureWare for Data Center Operations,整合了VMWare VSphere及微軟的 Virtual Machine Management,是DCIM如何管理虛擬化IT環境的好例子。當關鍵的供電及製冷發生故障因而將為數據中心帶來影響,StruxureWare for Data Center Operations即能有效地通知虛擬管理系統,使虛擬管理系統更實時、精準和有效地把虛擬機器轉移到安全的系統,維持無中斷的運作及可用性。
自然送風製冷節能裝置
在數據中心高密度負載的環境下,製冷乃無間運作的一大關鍵。利用封閉系統(Containment systems)及採用自然送風製冷的節能裝置(Economizers),是增加效率的最佳方法。封閉系統可以讓製冷更具效益,亦容許機房空調(CRAC)透過通風地磚作為冷通道,以及將供應送氣和回流送氣的路徑,分別作為處理冷熱通道,並配合門簾和硬物料,把冷熱氣流密封起來,實施更有效率的運作。另外,採用自然空氣製冷的節能裝置(Economizers),亦能透過利用戶外空氣為數據中心降溫,幫助減低製冷成本。
此外,採用緊貼熱源製冷(close-coupled cooling)的方式,如行級製冷及機櫃式製冷,是一項嶄新及具革新性的製冷方式,透過將製冷設備放置到最接近 IT 負載的位置進行製冷,以達到更快、更容易及更具彈性的部署,同時亦減低能源成本支出。相比傳統至機房式製冷(room-based cooling),把製冷的設備放置數據中心四周,熱源製冷的路徑更短,帶來更有效率的製冷設備運作,減低能源支出。
預製模組化電源和散熱架構
「土地嚴重供應不足以及能源成本高企,為亞洲地區如香港的雲端數據中心服務商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我們看到數據中心毋須倚靠外在架構,便能有日益增長的能源、冷卻及資訊科技架構;因為這些組件將在環境及結構上獨立。」趙啟文續指,預製模組化電源和散熱架構、自然製冷地點,以及通過DCIM而達致高度自動化的數據中心,將廣為數據中心供應商所採納。
一般針對數據中心的電源及冷卻部署的傳統設計及建造方式,均會牽涉不同的供應商,而他們的進程及設計流程,往往既複雜且長。然而,預製模組化電源和散熱架構,將規劃及實施週期的重心,從現場施工轉變為現場整合預製組件,從而能更加準確地預測其性能,並提高部署速度,大大提高其靈活性及可擴展性。至於自然製冷選址氣候清涼及相對濕度較低的地點,是一個很好的另類選擇;通過利用室外空氣來冷卻數據中心,不但能節約能源成本,且同時能提高生產效率和減少碳排放量。而透過使用現時大部分數據中心空調系統均已內置之節能模式,亦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趙氏補充,DCIM除可提供集中的控制及監控管理、數據整合、資產管理、容量及變更管理,以及數據中心內的能源管理,還可以於整個數據中心的生命週期中,協助收集和管理與中心的資產、資源運用,和運行狀況相關的數據,並於適當的時間傳遞正確的信息予合適的用戶,讓IT團隊能優化數據中心的性能和達致IT、業務及服務導向的目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