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4日星期三

HDS推本地化超融合 加入數據保護及應用協調

從互聯網興起的技術,幾乎影響企業不同層面。而從Google、Facebook、Yahoo衍生的技術,其中一項叫「超融合架構」(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取代以往的網絡儲存架構(SAN)。

超融合架構迅速冒起,主要是虛擬化技術成為主流,而SAN本身難以擴充,管理困難,主機和儲存之間I/O瓶頸,管理困難,涉及大量不同設備,更是SAN方案的死穴。SAN設計也不是針對虛擬化,甚至不太適合虛擬化的環境。自從數年前,Nutanix推出「超融合架構」,針對虛擬化技術,並解決不少高可用性和性能上難題,多家廠商先後推出不同超融合方案,幾乎是蔚然而風。

超融合架構較適合用於I/O要求較高;例如VDI虛擬桌面方案,幾乎完沒有Boot Storm等問題,配置簡便,相較於SAN的管理,超融合架構可減省管理儲存人手,對於缺乏基建人手的企業,尤其吸引。

具備綫性擴充優點

超融合架構也有綫性擴充優點;從處理器、記憶體、儲存,皆可線性擴充,有更強可預測性。愈來愈多廠商投入超融合架構,包括了戴爾、聯想、思科、而HPE亦收購了Simplivity,即使華為也積極推廣超融合架構。應用方面,不少企業開始利用超融合架構安裝關鍵應用,取代傳統的基建。

Hitachi Data Systems (HDS)推出本地化超融合系統,以迎合香港企業業務需求。HDS香港及澳門地區首席技術顧問盧嘉騏說,HDS超融合架構技術集中為提供私有雲環境,並整合公有雲,提供應乎突發應用需求波動Cloudbursting,以公有雲來承載突發工作量,又或者以公有雲作為遠端備份,甚至短期的應用部署和測試。

HDS超融合架構,可以選擇採用Microsoft的Storage Space Direct(S2D)或是VMware的vSAN等虛擬儲存(SDS)的技術;每個超融合架構至少從三部節點(Node),另加一部節點供數據保護,佔2U機架,相對於以往主機,再加上SAN交換機和儲存,以10Gbps交換器連接,所佔空間和設備縮減了不少。如果利用S2D技術,最多可支援16個節點;以vSAN技術則達64個節點。

減少生命周期  省資源耗用

HDS針對本地化市場;包括了系統配備支援多雲端的管理平台,提供虛擬機器(VM)配置請求的自助式服務,可自行建立審批的流程管理,用戶從申請建立VM到批核,以至管理VM生命周程,何時結束VM回收資源,甚至向內部部門扣費(Chargeback),皆以自助形式管理,減少生命週期中管理VM所需各項IT資源。

HDS超融合系統已加入了備份和恢復功能,可以借用公有雲,作遠端的數據保護,取代異地備份,背後使用了CommVault的技術;以混合雲平台作遠端備份,亦可直接作災難修復(DR),以公有雲臨時運作數據中心。備份數據複製至雲端,在Hitachi Cloud Services Connection,先以Cool Standby DR形式作備份,功能類似Veeam的Cloud Connect;優點是VM以靜態儲存在雲內,無須使用其他運算資源,有需要時才啟動公有雲運算資源啟動VM。

HDS超融合方案也結合了其公有雲服務Hitachi Cloud Services Connection(HCSC),HDS超融合架構捆綁HCSC的雲端備份和災難復原一起銷售;如果以HCSC作災難復原,也提供每三天一次演習服務,產生有關災難復原的可用性報表。

盧嘉騏說,「HDS超融合系統內建了應用協調(Application Orchestration)功能,整合了Ansible,自動化配置於應用程式和操作環境,通過與DevOps 整合,自動化應用程序和開發生命週期,減少複雜配置過程中產生的錯誤,加快開發應用的生命週期。」

HDS架構工程師方文傑示範了如何以Ansible工具,利用Playbook管理應用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並以遠端自動化執行(Remote Execution)作迅速回帶,配置應用至Azure公有雲和HDS超融合架構,並維持完整的一致性,減少每次配置時的錯誤,維持產品從開發,以至正式部署過程的穩定性。」盧嘉騏表示,HDS也研究過較流行的Puppet工具,但認為Ansible更適合本地市場。

不少人以為超融合架構的出現,有如類似當日Netapp為儲存市場帶來的革命,降低管理儲存的複雜性之餘,又加入數據和應用服務,整合更多日常的管理功能。事實上,SAN儲存的成本和擴充困難,正是超融合架構崛起的原因。Nutanix就是以「透明的基建」(Invisible Infrastructure)作為口號,以超融合架構簡化管理IT基建的大量工作;其他超融合,似乎亦朝相同發展方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